2011年10月5日 星期三

【德國】血淚交織的第一個集中營-- 達浩集中營(Dachau Camp)


告別歡樂的慕尼黑啤酒節(請見【德國】歡樂瘋狂的節慶--德國慕尼黑啤酒節(Oktoberfest))後,接下來要調整一下心情前往達浩集中營(Dachau Camp)




達浩集中營位於慕尼黑的西北方,1933年興建,是希特勒納粹政府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後來的集中營都以達浩集中營為標準來興建


達浩集中營最初關的是納粹黨的反對者,所以多為政治犯,但第二年後關的對象逐漸擴散到猶太人、同性戀、神職人員或犯罪者。


本來預定居留6000人的集中營,1945年時居留的人卻已將近70,000人。這個營區先後關押過21萬人,其中約有3.2萬人死亡


匆匆趕到達浩集中營並靜靜看完介紹板上的說明,我漸漸體會到這段血淚交織歷史的來龍去脈...








集中營主要劃分為兩個部分:(1)營區;(2)火化場。


營區有32個營房,其中包含了關押反納粹人員的營房以及醫學實驗的營房。監獄與廚房之間的空地則是用於處決囚犯,為了避免囚犯逃跑,集中營周圍不是深溝,就是高牆。


2003達浩集中營重新規劃成為一座紀念博物館,為了讓世人記住這段黑暗與殘酷的歷史,並且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達浩和波蘭奥斯威辛等集中營一樣皆不收取參觀費用,但租借導覽或購買簡介仍需額外付費。




為了有效管理囚犯,囚犯只要最錯事情或達不到預期的目標,管理者就會開始鞭打;為了方便管理及關押更多囚犯,床位從本來一人一張,到後來愈隔愈小,想翻身都很困難。




納粹時期進行了許多慘無人道的實驗,其中一個是低溫症實驗(Hypothermia Experiments)。為了查明在低溫下身體的哪個器官會最先癱瘓,以及哪種條件下會導致死亡,囚犯被迫泡進裝滿冰水的金屬盆內。實驗過程中,大約有90位囚犯死亡。






達浩集中營參觀路線的尾端是屍體焚化爐,外觀是個普通的木磚房屋,上面有個方形排氣管,在集中營死亡的遺體都會送到這邊進行火化。




焚化爐旁則是另一個可怕的地方--毒氣室。營區管理者用洗澡的理由騙囚犯進去,當囚犯們褪去衣服進去毒氣室,毒氣從孔縫出來,即可讓囚犯斃命。但據說達浩集中營在建造過程中,工程師特地塞住毒氣孔,因此總是故障而無法使用,所以沒有人死於達浩的毒氣室。


如果想要更進一步了解集中營的這段血淚交織歷史,不妨參考以下電影
  • 《穿條紋衣的男孩》(2008年)
  • 《辛德勒名單》(1993年)
  • 《美麗人生》(1998年)
  • 《鋼琴師》(2002年)
  • 《逃離索比堡》(1987年)
  • 《桂河大橋》(1957年)
  • 《偽鈔製造者》(2007年)
  • 《非關命運》(2005年)
  • 《哈特之戰》(2002年)
  • 《勝利大逃亡》(1981年)
  • 《善意的謊言》(1999年)







回程路上,我回顧身後的集中營並踩踏著腳底的石頭,彷彿又感受到猶太人當年的痛楚,以及脫離納粹統治的喜悅...






想到德國親自體驗集中營的感受嗎? 不妨直接透過以下工具快速查詢住宿資訊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

FB留言版